欢迎进入 Australia 娱乐捞金平台 官方网站!
娱乐资讯
聚集澳洲夜场实时动态,发布新亚最新新闻,欢迎您的关注!
大澳动态
华人在马来西亚不为人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12-02 13:53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犹记得小时候,曾祖父总爱拉着我和妹妹听他叙说当初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的故事。但小时候的我们哪有心思听曾祖父唠叨半天,总是敷衍两句就溜出去玩耍了。
  现在想想还真是后悔,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人,却不了解马来西亚华人的来源,小编甚是愧疚啊 ~
  那天无意中扒到了一篇关于马来西亚华人以及所有南洋华人的前世今生,甚是有趣!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好好了解马来西亚华人背后的故事。
  马来西亚华人主要是明朝、清朝以及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从中国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而来的中国人后代。
  这个华人迁移活动被称为“下南洋”,与“闯关东”以及“走西口”一起被称为中国近代的三次人口大迁徙之一。
  如果小伙伴们实在对华人下南洋的历史故事感兴趣,小编推荐大家去观看一部冷门的纪录片《下南洋》。该纪录片从时间轴为排序讲述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离乡背井,远涉重洋及之后的扎根和蓬勃发展的故事,可以说是信息量非常大。
  在大家还未看这部纪录片前,小编先给大家详细介绍主要三个下南洋时期的前因后果及历史发展。
  这个时期的华人下南洋主要是去东南亚进行官事或是海上贸易经商,而其中还有部分的是明末抗清失败后的明军和难民,所以此时迁移的华人规模较小。
  这个时期过去的华人与当地人通婚融合,逐渐形成一支新的民族 —— 峇峇娘惹族 (又名土生华人)。男性称为“峇峇” (Baba),女性则称为 “娘惹” (Nyonya)。
  一对峇峇娘惹夫妻在1941年的婚礼
  尽管在血统和文化上都有一定的混合性,但在土生华人这个社群形成后,后代一般并不会选择再与马来族通婚,而是会从相同背景的家族,或者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中选择婚姻对象,以避免被马来人同化。
  土生华人虽然不懂中文,但是在文化上还是具有鲜明的中华特征。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看过一部名为《小娘惹》的新加坡华语电视剧,小编也是通过这部剧才知道峇峇娘惹一族。这部剧融合了许多娘惹文化的精髓,有兴趣的小伙伴们也可以去看哦!
  这个时期的华人迁移主要是当劳工苦力,亦或是一些自身比较有实力,为了寻求更好发展的沿海人民。此时为华人下南洋的第一个高峰期。
  19世纪后期清朝开始走向衰落并各种战败,而老百姓生活也慌乱穷困。在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签署了《南京条约》,清政府终于废除了海禁法令,允许西方国家在东南沿海招募华工,而应募者也要订立契约,名为“契约华工”。
  但这个时期的华工待遇极差,被俗称为“卖猪仔”,甚至还发展出了一条黑暗的产业链。由于当时东南亚的西方殖民者对劳工需求极大,负责招募华工的人俗称为“猪仔头”,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许多人甚至是被他们绑架哄骗去当劳工的。
  由于产业的黑暗以及国家的不管束,部分华工在开船出洋前即遭虐死。而船上条件极差,海途又很漫长,在船上也还会因生病或者鞭打而死亡的一批,最后才能抵达世界各地。
  即使出国当华工路程危险又漫长,但报名的人仍然笼络不绝。这是因为当时会选择这条路的人们大都是贫苦农民,他们很多甚至吃不上饭,没有任何退路。随着洋商们的招募,一批又一批的华人坐上他们的希望之船,驶向远方。
  小编其实看到这里真的非常难过。先辈们为了生活的一顿安饱,即使知道当华工的过程不好受,还是只能硬着头皮选择这条路。与现代人的工作相比,他们的辛苦是我们无法感受到的。
  当时的马来亚半岛由英国殖民者占领,而印尼则由荷兰殖民者占领,华工需求量极大,所以大量的华工从中国输入到马来亚半岛和印尼成为矿工或种植工人等。
  所以在之后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马来西亚和印尼也变成了华人数量最多的东南亚国家。
  由于契约华工深受“猪仔头”和洋商的非人待遇,招致华工反抗与各界的舆论质疑。迫于压力,各殖民国相继出台改善华工状况的条例。
  在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禁止贩运“猪仔”与保护华侨的法令,这才将苦力贸易终结。
  这个时期的华人下南洋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和躲避战乱。此时为华人迁移南洋的第二个高峰期。
  20世纪初的中国战乱不断,国家动荡,而东南亚则得到殖民宗主国的扶持,除了传统的种植园以及采矿业外,铁路、航运、金融、制造等新产业也获得空前发展。由于劳动力紧缺,给出的福利条件也较好,许多沿海地区的老百姓为了赚钱或者更好的生活也因此前往南洋。
  仅 1922 年至 1939 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就超过500万。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南洋华人们都还是心系祖国,在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中都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有二十九人是华侨,至今在马来西亚槟城还有孙中山的同盟会旧址。
  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大马华人纷纷支持祖国抗战。大马华人和新加坡华人每月捐款寄给国民政府的金额达 420 万元国币,平均每人每天捐款近 2 元。据陈嘉庚 (厦大创办人) 估算,抗战初期5年,华侨直接汇款回国给家人加上义捐之数达到 50 亿元!
  爱祖国的心并不会因为移民而减少。相反的,当祖国遇到困难的时候,大马华人还是会及时的雪中送炭。
  1942 年开始,马来群岛包括新加坡被日本占领。为了报复在抗日战争中大马华人和新加坡人对中国的支持援助,日本人对当地华人用各种理由进行了残忍屠杀,这个行动被后人称为“肃清大屠杀”。
  “肃清大屠杀” 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占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时一个针对当地华人与反日分子有系统的种族清洗。日军将以下华人定为“不欢迎的分子”,有嫌疑的都会被残忍枪杀。
  关于这场大屠杀的伤亡人数,战后审讯中的证据提出的数字是约 25,000 人至 50,000 人,是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
  但是这些历史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如果不是无意间扒到这篇文章,小编或许永远都不知道先辈们当初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持续百年的下南洋移民潮基本上已经停止。此后,南洋华人的人口完全依赖自然增长,而非移民。
  以上就是华人下南洋的历史故事。不知为何,小编在整理完这篇文章心里竟然有些沉重。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必定会更了解南洋华人先辈们的种种事迹。
  历史不仅仅是沉重的,也是迷人的。如今马来西亚最繁华同时也是首都城市的吉隆坡,40% 以上的居民都是华人。而马来西亚也是目前海外国家中保留中华传统及中文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这都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马来西亚华人为了在异国发展,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而这个难度是我们这些后代完全无法想象的。
  到了现代,大部分年轻人已经是华人移民的第三或第四代。而我们都已经把自己出生成长的国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不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即使如此,大马华人还是非常具有华人认同感。我们以自己是华人说华语而骄傲自豪,对中国人还是非常的亲近友好,因为我们的身份证上还是同一个种族:Chinese。
  今天的小编叨叨有点冗长,但也都是小编的肺腑之言,希望所有小伙伴们看完以后也能有所共鸣!